' t- O" L7 D. j6 X) j再次谢谢憨豆兄!关于DCA,不知道有没有对脑癌(或脑转移)治疗方面的实验或临床统计呢? # p+ G n9 `) G) B7 e" X i. M- x8 T1 S; y; }- Q6 K
就TKIs入脑,有许多文章;日本学者新近在Lung Cancer发表论文,回顾分析9年间非小细胞肺癌中连续91例出现脑膜转移病人的临床特征。: x( M. a4 P* g. A
- t2 ?6 R- b) i) D
91例病人多为腺癌,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为3.6月。其中51例接受了TKI治疗中,30例做了EGFR基因检测,结果,19号外显子缺失者预后最好,中位生存时间达到11月,21外显子突变者其次,中位生存时间为7.1月,而无突变者为1.4月,差别极为明显。8 Q. z5 W0 A9 _$ c) }' [
) ]9 \* ]3 G; b5 A0 A6 h个人评论(转江西肿瘤医院熊医生的点评):0 t4 A: v' w' G/ w3 f7 P
6 p9 ? U( B U; X# w- F, r G4 V5 o
非小细胞肺癌的TKI治疗能够长期生存的病人明显增多,应该说脑膜转移治疗进步的另一面了。 ! K7 `* z: Q9 y( g " c7 k4 ]: b8 U* g/ F+ c1、脑膜作为一特殊部位,长期生存者转移的发生机会有增多,但其发生较为隐匿,诊断较为困难;1 N! k# \$ H9 f2 @% p
7 ~# t. W4 U! k& x
DCA是小小分子,“入脑”不成问题;你可搜索2007年初关于加拿大阿伯塔大学教授(记得好像叫米歇尔)用DCA治癌的相关信息,后来就在大学旁边设立一家诊所,接纳各类的癌病人,其中脑癌的不少(比例排第二位),该诊所专门以DCA为主打,兼用其他治疗。08年09年他们都好像发表过临床报告。后来因为DCA剂量无法突破瓶颈以达到治疗需求,加上后来靶向药迅猛发展,DCA热才逐渐式微。但因为它小分子,轻易进脑,且经济易得,容易耐受,仍可用于可与病灶直接接触的肿瘤病和脑肿瘤病。至于临床统计,肯定可以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