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学文的BLOG
1 ]1 i J; r8 J8 ihttp://blog.sina.com.cn/sdwhqxw 8 X* z& L4 W8 H1 V: }- X* t0 ^0 o
6 o: F5 G" _- ~' m: W/ r% H4 }
肿瘤病人与带状疱疹(原创)(2009-12-04 22:41:43)
3 h" r+ U- e: ^8 _0 G x转载标签: 健康保健眼带状疱疹止疼药肿瘤 分类: 癌患必读
( m7 E% L7 u2 f0 h $ ^4 M6 X+ S5 Y0 ? c6 t8 B
) n! t+ a' S* X) R: M5 i 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接诊了五例患肿瘤的病人发生带状疱疹。这么集中的发病也许是季节交替时期及肿瘤病人本身免疫力低下的原因,极易发生病毒感染----带状疱疹。
8 N( Y$ P+ P; I2 D: B. `4 M) ^+ [, ]
+ G5 L) z) ?& J# ]) D& O( ]# [5 E7 b5 w8 F
这五例病人只有一例是在当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很快的解除病痛,疱疹治愈。其它四例均在不同的医院被不同的医生当作癌症晚期的癌疼治疗,疼痛不但不能缓解,个别患者还因为止痛药的过敏引起了其他过敏反应,既耽误了治疗,还使病人身心遭受巨大的痛苦。其中还不乏经过国内多名肿瘤和外科知名专家诊治,仍被误诊。无一例外的都被告知是癌症晚期癌疼,要求患者去化疗。4 D2 s9 T# T) _5 C. d W3 i
0 y* R! V. `: u1 i
; r$ \& F% M, p7 V' `7 x# S2 P* B, g
后来按我说的找皮肤科医生的会诊确诊是带状疱疹。经治疗症状缓解,疼痛减轻甚至消失。事实证明这4例患者早期被诊断为癌症疼痛都是错误的,这种严重的疼痛都是因为带状疱疹引起的。
/ [8 M" ^/ r9 o P1 O# C+ B: @$ U5 y" F' {* |% L: n' |) A; V
$ X" e( Z% ^6 ^" _
* @! Q% p' Y( W# y6 h7 B 为什么会发生以上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有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带状疱疹初期临床表现除了疼痛,其他特征不明显,很难直观的作出判断,特别是病人同时还有癌症疾病的时候,会误导医生从所谓的一元论考虑。没有从病人日常生活的细微的细节中去判断分析。/ n" e3 N, f# |% \, ]& K: c `
: o$ p/ ^* [6 @7 e' _8 l
: a1 L6 E) X0 f" k! K3 S2 W
+ K6 p" w1 O& n% ~( z! U 另一方面是主观先入,多数西医认为癌病人晚期出现疼就应该是癌疼,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吃止疼药,不去客观的分析疼的原因,再加上客观上自身知识面狭窄又不同其它科医生会诊。某些专家尽管名气大的惊人但是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对病人发病的前后过程和各方面原因没有时间细致透彻的分析综合判断,仓促下结论。" L5 `& S* U6 @: y* {+ @3 [* T
6 i5 M5 b) n. n+ T
6 p) y: R( k+ X+ |) _' C8 D# I# ~* z4 ]" V4 a0 ~' j8 Z
一个完整的病例需要了解病人的方方面面包括吃、喝、拉、撒、睡、心理及外界诱因等等方面。去看某些西医只看看检查结果,和表面现象。看某些中医只是摸一下脉看看身体强弱,就下结论,这些都不一定能准确的把握病情发展脉络。特别是现在很多坐堂中医,为了多开药顾弄玄虚,把切脉说的神乎其神,其实很多病单靠切脉是根本不可能准确的诊出病情的。把脉只是在不知道病情的情况下为了推测判断病情而用的一种辅助办法。
% e1 Y: Y- b) F" p, a7 o5 @0 V2 S }% I/ Q
7 [. R: l( ^) t2 i- Z- G' v' K9 k% ^( \& s3 Q5 y5 h& e
现在的医疗环境,又很难有医生有大量的时间去分析病情做一个系统的综合评判,并长期去跟踪一个病人。所以作为患者和患者家人一定要自己多一份客观和清醒,不能人云亦云,或是把某些专家的话当作圣旨。2 O2 T ? z' C, V
; [0 j" W3 l. p0 Q0 T: w2 Y
/ h% N% |$ C& i! J6 k0 ]3 Y. X' i3 X/ W9 Q
其实每一个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是非常熬人的。每个病人后面都有一群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各自的利益纠葛。病人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同,特别是对癌病的恐惧,使得病人及家属草木皆兵,稍有风吹草动就往癌上联想,病人和家属在精神上都有巨大的恐惧和压力。
3 a. L1 [& x' g _
, A( c8 b3 d& \& t. K 3 K& C" u3 N( u2 Q4 N7 G% f3 {
* [0 s$ g0 z6 \% X 而利益的驱动已经使很多医者不是从治病的角度去治病了。电视上经常曝光某些医院为创收量化治病指标,其实这都是公开的秘密,无论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哪里都是一样。这不是医生本身的问题,是医疗体制的问题。不从制度上去变革,医生也很无奈,因为他们也要生存。某些病人对某些医生的话不做分析评判,恨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希望能有仙丹妙药,几天就治好。认为能迅速止疼了就是好药,而不去想想后果是啥。9 q7 r8 i" S% u8 q& K
, \/ s/ h1 r; X# e3 B$ N , l" ]/ c7 ]; R4 d" G
6 I' U: D0 E* K2 t
在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医生,必然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特别是病人及家属情绪的反反复复,外界的种种干扰,所以要想省事遇到疼就去吃止疼药则皆大欢喜。但是,不找出疼的具体原因,导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痛苦,还会因止疼药的毒副作用使很多病人过早地离去。" D; o8 R3 v& y9 r1 d" \+ `( u( C9 o7 J
/ b5 p- |$ M/ V
t; W0 p7 Q& r6 r& n; y
% A) x1 M; M, A5 T( G 本文参考了一些文献,并结合临床一些具体表现,希望能给癌病人在出现皮肤剧痛时,正确判断病情提供一种参考。尽量避免出现误诊。1 z4 v3 O$ O" Z% @, M
5 @3 |' \# m9 W d# s
0 F$ M" M' x+ @3 }' g, V8 o
: g# C E( R# F- v% V$ y; l 定义和概述
2 J U2 B _9 X7 I
/ z, o7 ?: G4 t9 s. c6 X$ M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江浙地区也有叫“生龙”的。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6 y5 F7 x( B8 }& S; J& a: ~& J6 N& E$ D8 l
1 X, J$ L, T" l
$ w' W0 p* y6 i2 }: E+ t 病因1 x/ L4 \! ?; z6 |# B9 w
系由水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对此病毒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毒活动繁殖而激发带状疱疹。) X0 x# s" \5 m
5 J4 P. K# E. A q
+ V$ j8 |! X+ D+ D4 V. n; c4 }
$ I+ y- e9 W! v) ^7 d& M0 t5 ?3 b! n
年龄及诱因:
1 \5 q9 P: V4 v/ P0 a, H7 i8 }( y" h9 ^5 p' V+ }
好发年龄中老年居多。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其诱因有很多,如感冒、过劳、某些传染病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放射治疗、外伤、手术、感染、肿瘤。烧伤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锑剂、砷剂等)。等都能诱发此病。
8 e" t) L( N2 A; V- Y) u7 [, @6 E: I! g8 f/ |
- w$ s: M3 x6 B H 临床表现
4 j8 F; ?" H) s+ ?1 q 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
# ^/ j$ N7 V( _+ r/ B' [* \/ P1 Z+ x/ l. I* `9 `4 L
1 c! L5 n, i. D5 ^+ h% ~ 好发于春秋季节。8 N' x; \2 a. o* V4 i! f) l9 l
0 T) V& X4 I( }! q. X" u
5 `+ D/ v5 h/ \$ V7 d
2 G4 G. @' L) i1 O1 G; M; p$ \3 i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较急,疼痛较剧,且在发病之初不断有新疹出现,如龙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会感到恐惧。而且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更不会围成一圈。2 P+ V3 _( m6 q5 \2 X
( W" ]+ T8 n: s. n! F
( X5 A) V, o7 V! r3 V& {* G; D
. ]0 C" A' V4 w# t2 w/ K, A 经常有些中老年患者,在带状疱疹完全清退后仍疼痛不止,局部皮肤完好无损却不敢触及。这是因为带状疱疹的发生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其疼痛的体质是受累神经节的炎症甚至坏死,疼痛的程度轻重及时间长短与皮疹不一定保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故很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特别是平素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此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i: b9 U, Z7 D0 }
" K5 V& Q5 x+ J* a3 {
; I4 {+ ]2 a) t+ f9 h; Q8 c
3 [& m! L$ ~; A. o 带状疱疹的主要类型一般表现为:
, l6 I5 }" q# m" o3 f% {. D7 s. m, _% ?5 `0 }0 [, d) U T2 \
1、不全型带状疱疹(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泡。
3 x9 J8 f) y& u3 ~ ]. l 2、大疱型带状疱疹,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 g$ b' K% U9 m. U3 {: }- H 3、出血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
* ?% J) a# f7 k$ n* I 4、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 M+ E h4 n; Z4 ?4 w. Y 5、播散型带状疱疹,在恶性肿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性严重,可致死亡。
" Q8 k2 t3 R" P% o
( o- p4 ~5 Z) m! s5 O
* F; ? O6 x! Z1 b
- G+ M0 A: f4 c, z+ r 带状疱疹除常见于腰、腹部外,还可发生于胸部、四肢、颈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数严重者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以及胃肠道或泌尿道带状疱疹。% @- V2 } |1 f" e
(1)眼带状疱疹$ }: h* n4 J- P# ? g2 C% @/ e
眼带状疱疹为散发。临床所见眼带状疱疹伴有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可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疱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后因疤痕形成失明。严重者可发生全眼球炎、脑炎、甚至死亡。
. p6 k& H$ v+ O8 `5 G+ A (2)耳带状疱疹
( v3 i8 s! s& ? 又称Remsay-Hunt综合症,是由于VZV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临床特点为耳部急剧疼痛和同侧面瘫,间伴重听、眩晕等。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和肋腺炎。! a9 w" W5 n/ ]
(3) 带状疱疹性脑膜炎6 r* N) ^' _3 t) P) i% B5 f
系病毒直接从脊髓神经前、后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大多见于颅神经颈、或上胸脊髓神经节段受侵的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惊厥或其它进行性感觉障碍,尚可有共济失调及其它小脑症状等。& V# R& v$ P! x0 F4 C+ t
(4)内脏带状疱疹
& j* \9 V' m0 B- a+ k7 u" N4 h: ^) v* m 病毒由脊髓后根侵及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胃肠或泌尿症状,当侵犯胸膜、腹膜时,则发生刺激症状甚或出现积液。
v5 V* ~) {, g, B o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还常见到一种不全型带状疱疹,病人除自觉发病部位剧烈疼痛外,水疱不出现或出现得很少,很容易被误诊,应予以高度重视,以免贻误治疗,发生严重后果。; Y) g' V$ m: Y2 s- u8 m
& }2 a% r: {' ? 3 I4 \! c1 E' r
9 f7 M3 T: {1 \- k; f/ p
我上面所说的最近接触的这五名癌症病人都是突然出现皮肤剧痛的患者,只有一例皮肤出现疱疹破溃,局部淋巴肿大伴皮下水肿,胸腔内出现积液。其它4例皮肤均未出现疱疹,其中2例有点过敏样红斑。按照带状疱疹用药治疗后疼痛都消失了。' R6 ]$ |3 m9 F3 w, N+ e
% m: C" j* A/ Y, m7 m
1 f% t# V) H+ P5 q8 t8 i( f* b& y/ K
患者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常沿皮神经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 f8 k9 E Y( a1 x; m0 d% P
5 f: ]1 y: E. H( N9 H
1 S4 k, T8 Z) h8 H 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一般在皮疹出现前1~2天即有神经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而且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甚至终生。最通常的表现疼痛处不能碰不能接触,连衣服都不能触碰,病人感觉局部皮肤火烧火燎的。
) Z2 I; G. Q8 K, E8 C
) T9 ?7 N# j8 w5 t( _9 E' u6 \* D " o7 Y/ p5 P0 S D
. x1 q: \) U2 ?
肿瘤病人需要注意的:
# a/ X, _. \5 x+ G 肿瘤病人因为带状疱疹出现局部皮下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胸腔出现积液都很有可能被误诊为肿瘤扩散转移引起的病变,甚至被误认为是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如果不慎重诊断很容易因误治而加重病情。
) p2 b! a A }9 Q: q( v4 p
! F! b4 i; \( C N 1 s' F1 [# s) b0 X" b2 d; Z# k3 ?8 K3 C
+ D7 m& V5 g! W/ i 得带状疱疹期间病人还容易过敏,对于本身过敏体质的病人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要乱用药以免引起过敏加重病情。治疗期间不宜食辛辣食品和鱼虾蟹等发物(即引起过敏的食品)。
8 h; {4 p% h% S1 W7 N2 s W- y/ e/ t- @% A
0 J B+ J4 ]( m" X4 Z
8 |- @3 p6 E# m: A# N7 g% V 西医学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为抗病毒、消炎止痛和防止继发感染。但是所用抗病毒药有些对肝脏伤害极大不宜久服。而且抗病毒药阿昔洛韦不能解决疱疹后神经痛的问题,往往停药后疼痛复发。! ]& A8 P1 V& y6 o( X
( x5 u0 U8 G$ w9 _9 o) _8 U1 P
: ~$ ~# O% U5 s2 B) R& C 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肝经气郁生火以致肝胆火盛;或因脾湿郁久,湿热内蕴,外感毒邪而发病。8 v* {: ~6 |! k, |3 c# H! B
, T! E6 M$ u1 K) G- O6 k% |
7 V. n G4 c' |- F; X7 G- X: d% U/ O6 T8 y6 k: m6 h
不论何种方法,带状疱疹的治疗应掌握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 C) F. m" e* M/ k" j* }$ ^" d$ ^8 _6 e/ `
. n$ \; h3 v# M& K. h" z8 l
9 W) j# D) K% x7 S4 k2 |) C2 ~ 经验证明,带状疱疹应用中药内服外敷具有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使用方便,且无副作用等特点。
7 I( [( i5 Z% G* b
0 Y7 I- V% Y3 M; q; I# t* o 8 }4 B M3 P7 P" q. ~
* p0 D- C$ z. Y! m 在过去农村缺医少药,治疗带状疱疹主要是以龙胆泻肝汤(丸)为主,对于早期病人或是病情比较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对于治疗不及时或是比较严重的单靠这一种药是不够的。8 [3 @$ V9 T; k6 K4 F9 N
2 [ p4 a/ y% N" h9 `+ a5 V* O
. N# e: q3 {* H# `6 z
' B% v: M6 h- [/ k1 ?2 i W 对于已经出现疼痛后遗症的,完全可以用中药缓解,能避免长期依赖止疼药。
5 X" z ^; N: ?4 _; T2 H0 W* E7 g$ \$ }- L& o, N; ]; P2 _8 V
2 F2 f0 \6 W( V( w* C3 G/ Q
0 v7 w7 `( j$ j% b' [* ?) j 笔者曾治疗过一位70多岁的老人,因带状疱疹住院,花7千多元治好了,但是遗留下神经疼的后遗症,靠吃止疼药曲马多半年,睡眠困难,痛苦不堪。在服中药前告诉她因为病程比较长,吃中药时间可能要长,需要2~3个月。吃药半个多月患者说药效很好,可过了一个多月后,又说药不管用,皮肤还疼,不吃了。问她既然药不管用,那为啥她现在不用吃止疼药了也能睡好了也能忍住疼,她说那是她靠毅力忍住了。老年人性格像小孩可以理解。但也说明一旦留下神经疼的后遗症治疗起来会很麻烦。
3 _8 f5 ~$ b: s; S. @" I
+ j' j9 j/ G- l9 x2 V% a @
8 {5 ]0 Z: c2 ]. Y8 E9 W
' F' q" T# |; } 4 b7 o$ b; o4 u; G @" n
, _/ v# j+ H( D& N
阅读本博其他精彩文章或咨询有关癌症方面问题的请您进入首页:* H7 s( D, X; C, e$ B9 f) i7 {' J
( h: W# k; P3 }- R' H: G
http://blog.sina.com.cn/sdwhqxw
7 h3 p6 E- v8 k5 T$ }" V* Y" b& a% ^9 R
' p, m& Q4 q9 e
$ ^+ k% E4 m, [+ O, X1 ~0 r" f+ j a ' h5 E( D5 B' N4 Q u
" i9 t- R" h {) n: h. v& M e2 I/ l7 I. W
( ~, Z3 J% H- d* q
) f% u9 k- }& _# v
4 O( ^! R- F, E
|